(相关资料图)
【创·微言】
致远
案例:在大美铁路杭黄铁路建设中,建设者曾在富春江边遇到100多棵古树,树龄多在800年以上。面对绕不开的古树群,他们最终采用暗挖的方法。尽管增加了几百万元的投资、延长了一个月的工期,但黄公望笔下《富春山居图》中的那些林木却至今依然挺拔。
观察:铁路要修,为了当下人们出行更为便捷;古树要保护,为了“在秋风的吹拂下,绿依依、鸟依依”。面对两难,人们权衡利弊,借助于技术,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恰当方式。这在当下,已经越来越变得普遍。在巴金笔下《鸟的天堂》乐园里,栖居着3万多只鹭鸟。在江门至湛江修铁路时,工程增加投资1.8亿元,建造了长达两公里的拱形全封闭声屏障,就为了减少列车运行给鸟类带来的声光干扰。而在近期发生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油气开采案例,则更能触动人们的神经。
因为环保需要,在这里打井勘探的队伍要退出近百万亩胡杨林和湿地保护区。但塔河流域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弃采则会影响“西气东输”战略的实施。如何采出这些地区下面的油气而不打扰塔河的宁静、损害这里脆弱的生态?西北油田的科技人员历时两年,研发形成超深大位移技术,通过类似L型吸管的打井技术,从数千米外打井、采胡杨林下油气。他们让勘探井的钻头像“贪吃蛇”一样,实现在超深的地下穿行,在刷新亚洲超深层钻井水平位移纪录的新技术应用中,让钻机在距离胡杨林5公里外的地方打井,采出胡杨林下方数千米深处的油气。靠创新思维、靠创新技术,人们正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着人与自然共赢的路径。
案例:陕西首个利用废弃油井改造地热井示范工程日前投运。该项目利用停采多年的一口油井进行地热利用,按照“取热不取水”的技术思路,实现了地热循环利用。按照一个采暖季计算,可替代天然气10.25万立方米,折合标准煤136.34吨,减排二氧化碳357.22吨。
观察:将废弃油井改造成地热井,进而造福周边居民和为油田实现绿色开发提供动力源。这项实践启示人们,油气田企业可以在多能互补“家族”中引进地热这个新“成员”。
油气田企业既是产能大户又是耗能大户,普遍存在能耗高、碳排放量大的问题。针对此,近年来油田探索多能互补工艺,实现节能降碳和降本减费。河南油田有150口高含蜡油井,需要采用双空心杆热水循环工艺为井筒伴热从而降低原油黏度,但这些油井每年用于加热的用电量约950万千瓦时。河南油田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采用“太阳能加热+伴生气加热+谷电加热+蓄热”多能互补工艺,以太阳能和伴生天然气作为主要热源,对循环水进行加热,最大限度地满足伴热开发热量的需要。当太阳能和天然气加热热能不足时,则使用谷电补充加热。此举使单井试验节电率达到82.1%、节费率达到84.2%。
除了太阳能,油田还把眼光转向地下。油气田企业有大量废弃油水井,井打到一定深度都会有热源,加上现有的废弃井设施和油田工程技术优势,为油气田企业开发利用地热创造了有利条件。江苏油田在朱庄、李堡等拉油站建成“浅层地热能和空气能互补热泵供热装置”,利用浅层地热为原油储罐连续稳定加热,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0%,实现了“热电并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