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医生
总是直面死亡,永远无法完美
【资料图】
提到医生,你最先想到什么?
“挂的特需号,老专家70多了,看得特别仔细,讲解病情后,还说下次不用挂他的号,太贵了,直接在门诊开药就行……”
“阳了去医院,我发烧38度,大夫39度,扯着宝娟嗓问我,‘你还哪里不舒服’。”
但与此同时,围绕在医生群体身上的争议也从未停止。“医生服务态度一般,语速又快。费老劲挂上的号,结果见不到医生五分钟就出来了……”
他们是保护患者的白衣天使,但也是人们眼中难以接近的一群人。繁重工作下,医生们承担了人们的哪些重托?在一个多元复杂的社会评价维度下,如何做才是一位好医生?
带着这个问题,在今天,全国第6个“中国医师节”,我们将目光重新聚焦白大褂们,走近他们的真实职场生活,倾听他们对生命和医生角色的理解与感受。
“门诊量增加了一倍”
“我知道了,我这边结束就过去”。
年过五旬的秦智勇,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以下简称“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主任医师。接受采访时,他还没来得及脱下深蓝色的手术服。按照排班,今天休息,但他还是来到医院,看看病人以及科室手术的情况。
秦智勇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尤其是恶性肿瘤。通常情况下,这类患者大多早已辗转多家医院,从地级城市医院到省三甲,最终问诊到了这里。
秦智勇的门诊日常工作
“两周?能不能快一点,而且我们是外地的。”在门诊,一位母亲哭得泣不成声,她的儿子确诊为脑部胶质瘤。她希望医生可以帮忙早日办理住院,进行肿瘤切除手术。
每次见到这样的患者家属,秦智勇虽然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但能做的事情依然有限。在神经外科,每日从全国各地赶来问诊的患者络绎不绝。据统计,截至目前,华山医院四个院区每日的神经外科门诊量达1000人左右。
结合患者病情,秦智勇将患者分为四类:需要插队,尽快手术;需要手术,但病情稳定,可以排队;建议回当地医院手术;随诊。与此同时,秦智勇还发现,有部分异地就医的患者因不了解病情和不信任当地医疗水平,存在“小病大看”和挂错号等的情况。
基于此,秦智勇开始利用个人时间学习抖音玩法,创作科普视频。另一方面,他还尽量在互联网约诊平台开通号源。
“10个号源放出去,很快就约满了。现在一周下来,不算手术,2次门诊,会看将近100多个病人”。
如今,秦智勇的抖音粉丝量已有61万人。随着越来越多人关注到秦智勇,通过小荷健康约诊的病人也多了起来,秦智勇的门诊量增加了一倍。
早上7:15抵达医院,开始早交班、查房、日常门诊,做手术;通常晚上21:00左右才能下班,这是秦智勇目前的工作节奏。到家后,他还要在学术工作完成后,审批患者们在约诊平台上传的头颅CT、MRI检查报告等资料。遇到挂错号或并非疑难重症的患者,他就会留言建议换诊,或当地治疗,减少不必要的经济开支,少走弯路。
“到时候如果问诊需求量还是很大,还可以把互联网号源再发多一点,虽然辛苦一点,看的时间更长,但那么多人千里迢迢过来,还是能照顾就尽量照顾一点。全国的外科医生都是这么辛苦的,不如意的时候或者被误解的时候,心态好一点,可能结果就会不一样,医患关系也能好一点,我始终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每一个患者。”
希望结果能够不一样的秦智勇,也在悄然间,改变了三位年轻人的命运。
2006年,一位来自浙江山区刚满13岁的髓母细胞瘤患儿,给秦智勇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该患儿术后感染严重,常规治疗无法控制病情。最终,患儿被转入感染科,由科室主任张文宏联合诊治。
随着患儿的病情渐渐稳定,意料之中的喜悦并没有展现在孩子父亲脸上。与此同时,张文宏告诉秦智勇,财务部开始催缴医药费了。
通过沟通,秦智勇了解到,患者家庭主要靠种植蘑菇为生,虽然吃喝不愁,但经济收入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为了给儿子看病,家里的积蓄已悉数用尽,如今,刚刚考上大学的女儿,面临辍学。
同样出身农村的秦智勇不忍心看着这样一个年轻生命,因一场疾病,希望就此泯灭。最终,他决定和张文宏一起,扶持女孩上学。“张文宏出学费,我出生活费,生活费每个月500元,因为是每个月打一次钱,对我来说还可以负担。”
在资助女孩上学的同时,秦智勇还先后帮助过2位复旦大学的学生完成了学业。其中一位,现在已是华山医院的医生,为更多人的生命保驾护航。
什么是好的医生?回答这个问题时,秦智勇提出了他对自己的期待——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有些疾病虽然我也能治,但不是我的特长,我就会把患者介绍到更擅长的医生那去,我觉得这样对患者更有利”。
“患者和患者家属的信任给了我勇气”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消化内镜诊治部副主任医师张毅,主张门诊不加号。在他看来,医生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门诊量太大,必然压缩每个患者的诊治时间,如果不能与患者充分沟通,会影响诊疗质量,还会产生诸多误解。
张毅的主张和他所在的科室以及面对的患者特征有关。在我国,消化内镜尚且处于边缘学科地位,大多数患者就医的目的是检查肠胃健康。而在新华医院,作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全国内镜委员单位的消化内镜诊治,内镜诊治的重心则是在早癌筛查,以及癌前病变、配合全消化系统的疑难治疗和微创治疗。通常,一场内镜疑难治疗手术最长需要4小时。除此以外,接受此类筛查的患者,大多伴有情绪紧张的问题。
在张毅的日常工作中,要花费大量时间解决患者心理忧虑。
8月9日,一位87岁的老人带着女儿第二次找到张毅,45分钟的时间里,老人耳聪目明,对张毅的提问对答如流,只是说此前几天有过大便不成形的情况,担心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而这种感染还可能诱发溃疡和癌变,要做消化内镜筛查。
老人家属第一次问诊时,张毅建议“别折腾”,不仅不见得能治好,还可能有相应检查的风险。
做内镜筛查,必然是要为后续的癌症治疗做准备。但任何防癌、抗癌诊治都有风险,即便没有引起严重并发症,也可能会在短期内降低患者免疫力。如今这位87岁的老人,显然不值得承担这些风险。如果承担不了,还要治疗吗?如果不治疗,还有筛查的必要吗?此外,即便没有查出癌变,内镜筛查前,老人需要喝泻药,清除肠道内容物。在此过程中,他要经历腹泻、挨饿等,也会影响健康。
张毅的担忧并非捕风捉影,在临床,他见过许多因心理忧郁、恐惧,罹患焦虑症、认知障碍的老人,到那时,癌症已经不是危害健康的首要因素了。
“老先生回去吧,你心脏、脑子这些重要的脏器都没太大问题。你想让我们做胃肠镜挣钱,我们很开心,但有风险的呀,不该赚的别赚。”在张毅看来,医生的存在需要实现两个价值:让患者活得更久,让患者活得更舒服。只是有时候,这两者间是相互矛盾的。
张毅劝退老人的这段经历在抖音上火了,引起超过60万网友的点赞。有网友辣评“回头选你当院长,我说的”。张毅马上追评,“求求你删掉”,并配了三个“保命狗头”的表情包。
张毅抖音评论搞笑互动
风趣、幽默是张毅的个性,更是面对患者的选择。张毅觉得,如果他的状态很松弛,患者就不会紧张,也更容易信任他。提到信任,张毅停了一会儿,然后笃定地讲,“获得患者和患者家属的信任,基本上是我们大多数医生一直坚持的原因。”“很多时候,是病人和家属的信任给了我们愿意冒险的勇气”。
张毅说的“冒险”,是指在治疗风险、不治风险中常常出现的两难境地。以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举例,这是消化系统内较为严重而凶险性较高的并发症。通常罹患该病的患者,内镜不治疗,有20%的出血死亡率。内镜治疗,则是通过穿刺灌注手段,将固化药水打入曲张的静脉,但药水会随着血液流动,一旦流入心脏或大脑,会引发心梗、脑梗等严重并发症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一旦有了严重并发症,患者家属如果不懂医疗知识或者不信任医生,就会认为是医生把患者治坏了,医生也会面临重重压力。顾虑,不仅存在于诊治本身。
如果医患之间的信任更强一些,医生也会有更多安全感。在张毅看来,他们大汗淋漓,身心疲惫的做完一场手术,都是想把患者很完美地治好,想得到家属肯定,想有所成就。至于什么是好医生,张毅觉得,最重要的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张毅的抖音科普账号现在已经拥有超过104万人关注。关注的人多了,也产生了新烦恼。现在,有些患者因为喜欢张毅,特意远道而来找他做检查。每次看到这类病人,张毅就替患者觉得亏,而且消化内镜不需要常做。对于普通人群,3-5年做一次;如果是有肠胃癌症家族病史等的高危人群,建议2-3年做一次;如果已经有一系列早癌或癌前病变的,则需要3个月至半年一次。“大家也要结合自己的经济状况,做一次胃肠镜费用将近3千,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呢。”
“你是他最亲的人了”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里,“死”始终是一个敏感地带,是一种忌讳,却又附着着一种自信——医学如此发达,死亡遥不可及。在一些患者看来,无论人生走到任何阶段,走进医院,找到医生,似乎就永远可以不必讨论死亡。
但在临床某些领域,有些人的日常工作注定就是“与死神拔河,在拔的过程中,把人往后拽一拽”。其中,肝肿瘤内科就是这类常常直面死亡话题的科室之一。
根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杨毕伟介绍,肝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大多不必治,恶性肿瘤就是人们常说的肝癌。
肝癌,也被称之为“癌症之王”。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当年全世界被新确诊为肝癌的人超过90万,因肝癌死亡的人超过83万,死亡人数接近新发病人数。而在中国,每年新发病例约可占全球新发病例的一半。2022年2月,中国每年肝癌新发病例已达40万例。
此外,肝癌具有早期没有明显不适,肿瘤生长迅速等特征,80%的患者在第一次就诊时就已是中晚期。
在抖音,一条“治,死得更快”的视频,吸引了将近11万人的关注。在视频中,杨毕伟向患者妻子直言:“住院不重要,重要的是保肝。如果保2天,胆红素越来越高的话,就不用保了。要治,他就死得更快。”
杨毕伟认为医生有义务把实情讲清楚,保证患者家庭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做出选择,避免过度治疗。
但与此同时,面对治疗意愿十分强烈的患者,杨毕伟则会采取相对积极的治疗手段。
在临床上,有些患者的肝功能水平较差,如果接受介入药物,引起并发症的风险较高。但人体的各项指标并非恒定不变,如果患者本人治疗意愿强烈,杨毕伟会通过减少药物剂量,一边治疗一边观察肿瘤和其他身体指标的变化,随时与患者、患者家庭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病人需要你的帮助,你是他最亲的人了”,杨毕伟深知,介入药物剂量少,意味着抗癌作用不大;剂量大,则要承担巨大医疗风险,无论如何做,都不会完美。但看着这些渴望活下去的生命,积极治疗,是给他们的“心理降落伞”。如果奇迹发生,是患者和医生的幸运;如果没有奇迹,患者也会在治疗结束时,没有遗憾,患者家属也能有所交代。
杨毕伟接诊患者
基于肝癌病症发展的特点,杨毕伟认为,最重要的是“治未病”,在人们患病前,就做好健康管理。这也是杨毕伟选择进入抖音,做科普短视频的初衷之一。
通过与抖音用户交流,杨毕伟发现,有许多在医生看来已经是常识的内容,依然处于大众认知盲区。如今,翻开他的社交帐号,“介入手术室为什么冷”“脂肪肝能抽烟吗”“如何找到合适的医院和医生”等细节化了的知识内容,被他做成了短视频进行传播。他还会在评论区和私信里,收集大家的疑问和质疑。
据杨毕伟透露,做科普账号是一场“双向奔赴”的过程。医生通过短视频,将真实的医疗情况和科学知识向大家传播,起到以正视听、减少医患间信息差的作用,提高大众的医学素养,方便大众走近医生。与此同时,大家在评论区反馈过来的问题和讨论,也为医生提供了新的沟通思路。
结合20年临床经验来看,杨毕伟提出,沟通能力是一名医生非常重要的职业能力。让患者听懂医生在说什么,让患者感受到医生对他的关心和付出,是十分必要的。此外,想要成为一名好医生,还要坚持原则——不会因为自己的利益而改变对患者的治疗方案。
总是直面死亡,永远不能完美的杨毕伟,提到他的病人,还是很容易动情,“我的病人周转得特别快,我觉得我不该这么说,但确实很多病人,无论我们怎么努力,他都再也不会来了”。
提到医学科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症科副主任医师薄世宁总结了一套做科普的方法论。“小科普讲知识,大科普引起共情,在知识和共情间找到情绪共振。”
薄世宁利用抖音做科普
基于多年科普经验,薄世宁发现,在整个社会中,最容易被伪科学欺骗的是老人。薄世宁结合临床以及在抖音互动中,老年人用户讨论最多的话题和盲区,做了一系列看似“不正经”的科普内容,比如“你认为人有来世吗”“被老虎咬,比你想象中的可怕”“学会这‘三招’能延缓衰老”……
看似不严肃的背后,是薄世宁抓准老年人兴趣话题,以诙谐有趣的方式将真正的科学知识传播出去。“他刷一晚上视频,有一条科普的被看到了,刷过去,记住了一个科学知识,我的工作就有价值”。如今,忙于日常工作和科普的薄世宁,已经几乎完全没有了休息时间,他希望,能让更多人从伪科学中走出来,拥抱真正的科学。
从医学生到医生,他们要经历5年本科,半年实习,3年硕士和规范化培训,4年博士研究。进入医院临床后,也要从住院医生做起,有能力的成为专科医生、主刀医生,独立出诊。
从事医学的人,最好能有一个精力蓬勃、强壮的身体。因为医生要值大夜班,处理许多突发状况,夜班结束后仍要进入门诊工作,接诊日常病人。饮食不规律,休息日被叫回医院,是他们的日常。除此之外,他们要时刻保持学习,对新发现、新生成的疾病有认知,能判断,会治疗。
尽管如此辛苦,再回看当年的选择,他们依然没有后悔和抱怨。面对马上进入医学院的新生们,他们说:“最好是出于本心热爱医学,热爱生命本身,一定要时刻牢记这个工作是挽救生命。不过医生这个职业也蛮好的,因为入行门槛很高,晋升路径相对更加公平,而且真的能从拯救生命的过程中获得许多成就感。”
做一名医生,要关怀患者不难,要长久地保持热情和耐心却不容易。长久以来,医生都被赋予了救死扶伤的天然属性。所以很多时候,如果一个病人救不活,或者治得不理想,就意味着这位医生是失败的,他所付出的其他心血也常常被隐藏了起来,没能得到充分肯定。
什么是好医生?这个问题,每个人心中都自有标准。今天是“中国医师节”,让我们以一个平等的视角去观察医生群体,了解他们的真实职场生活。
标签: